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到底是“药”还是“妆” 专家评药妆

[复制链接] 4
回复
21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饕餮 发表于 2009-11-28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并未得到国家承认的“药妆”市场很热闹。药企、本土日化企业、外资日化企业包括日化巨头宝洁,都对“药妆”这块“奶酪”产生巨大兴趣,频频以各种动作吸引着业界的眼球。而近期业界的相关数据更是对中国药妆表露出极大的热情,于是“药而优则妆,药企加入药妆竞争”、“药妆将成为中国化妆品增长最快的领域”等市场预测成为热点。 


    究竟药妆是药还是妆呢?



    “什么是药妆?”同一品牌专柜的两名店员,竟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个说:“药妆是在化妆品添了药,能够保障用的人不过敏。”另一个则说:“药妆里面绝对没有药,使用者绝对不会过敏。”


    这是昨天记者在某市某药店的药妆专柜里经历的一幕,两位营业员的矛盾说法,让人对药妆的属性更加迷茫。药妆,到底是药,还是化妆品?


    同样迷茫的还有监管者,市食药监管所所长顾振华直言:“药妆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定义,这是一个盲点、空白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9-11-28 01:10:00 | 只看该作者



    药妆更有安全保障吗?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监管上的“盲点”,却正在市场上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昨天下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药店创新经营主题论坛上,药妆店成了论坛主题,主办方透露,传统药店变身成药妆店,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药妆店针对的顾客群主要是年轻的爱美女性。在外企工作的周心蓝,就是一个药妆爱好者。她说:“药妆让我有一种安全感,在药店里出售的化妆品,感觉上总会有安全保障吧?”


    爱美女性的这种微妙心理,无疑成了药店推广药妆的催化剂。一位药房经营者在论坛上表示,连锁药店在经过十年发展后,药品利润逐渐降低,现在亟需寻找新的赢利模式和利润增长点,而化妆品的利润又远高于药品,何不通过药妆的“擦边球”,让连锁药店再“火”上一把呢?

3#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9-11-28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药妆功效谁说了算?



    药妆到底是什么呢?目前,业界对其解释为 “介于化妆品与药品之间的功能性产品”。在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药妆”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化妆品,它们必须在药店销售,必须完全公开配方,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公认的致敏源。在一些国家,药妆多由药品生产企业生产。


    而在我国,药妆的法律地位也卡在了药品和化妆品之间。顾振华说:“根据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存在既是药又是化妆品的概念。”我国现行的化妆品管理条例已近30年未做修改,新兴的药妆,自然不可能出现在它的定义之内。


    我国目前将化妆品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与药妆概念稍有类似的是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它主要分为美白、祛斑、生发、防晒等九类,它们拥有自己的卫生许可证号,相应为“卫妆特字×××”号。


    对于这些“特”字号的产品,相关部门的检测要求,目前也大多停留在毒性检测阶段,并没有相关的功能性和成分测试标准以及认证。


    药妆的功效到底如何?是否有副作用,适合的人群又是哪些?在目前的制度下,消费者根本无法知晓,政府监管部门无从监管,一切只能听凭药妆柜台里的销售员随便忽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8 1:12:02编辑过]
4#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9-11-28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非要市场乱了才开始监管吗?



    政策的不到位,实际上也限制了市场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药妆,实际上是日化品牌销售的场地转移,没有教育培训,更没有市场管理。


    事实上,原来生产化妆品的生产者对药妆非常陌生,根本不具备规范化生产的能力。而意欲进军药妆市场的药品生产企业,又不懂得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药店的经营者目前只能依靠国外的洋品牌。


    在昨天的论坛上,有专家表示,国内药妆市场短期内只可能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药妆市场的培育期,至少还需要3至5年的时间。


    顾振华说,新兴的药妆市场有点像前些年的保健食品市场。由于法律的不到位,市场混乱一片,直到消费者怨声载道后,政府部门才开始真正的治理,可这个时候,保健食品市场的混乱已经积重难返,消费者不再信任,企业一时也难以从恶性竞争中全身而退。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值得记取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8 1:12:14编辑过]
5#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9-11-28 01:1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药妆时代”至少还需五年



    实际上,自1998年至今,国内药妆品市场一直是外资品牌的天下,现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外资药妆品数量已从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目前的百来个品种,这表明外资药妆品已逐渐占领大部分江山。
    本土资深营销专家吴志刚提出自己的质疑:“在这片热闹之中,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会突然发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药妆,到底中国有没有药妆,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药妆之路,所有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依然都充满迷雾。”
    冯建军也指出,2009年将仍然是本土药妆市场的迷茫期,或是沉睡期。他认为与国际药妆品牌相比较,国内药妆产品至少有三点是需要继续完善的:其一,产品系列不多,产品品项和条码数量不够丰富;其二,过分强调其产品的即期功效和理化疗效;其三,现阶段本土市场上基本上没有成熟的药妆品牌产品。

   
来源:北青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