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发病的气候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气候变化作为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重视。临床中有许多患者发病或好转都有明显的季节倾向,或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这方面的研究前贤已有许多论述,但就其发病机理和相应的防治措施论述较少。本文旨在对气候因素影响本病机理作一浅显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银屑病的防治方法,并试图运用医学气象学及中医整体观扩宽思路,寻求本病多种治法,提高疗效。 1 对气候影响银屑病的认识 《内经》有云:“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知人之形气矣”。所谓“天道”即天体运行变化;“地理”,即地土方宜;“气之先后”,则指气候变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祖国医学已早有认识,“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时气太过,即为邪气,邪气太过,则伤人体。而不同的季节,邪也各有所伤。“乘秋则肺先受之,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素问·咳论篇》)。 银屑病也和其它疾病一样,是一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反映于皮肤腠理的症状。因此,不论四时邪气伤及脏腑气血,还是乘腠理之虚,直客肌肤,都对银屑病的发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诸病源候论》有干癣“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所生。”《外科证治全书》也有白“因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证,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等论述,已认识到气候对本病的病因作用和银屑病所具有的季节倾向。近代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认为大部分病人冬季症状加重或复发,至春夏季节减轻或消失,这部分病人被称为冬季型银屑病;而少部分夏重冬轻的病人被称为夏季型银屑病[2]。指明银屑病是明显季节性的皮肤病,气候变化与银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论是探讨本病的病因病理,还是研究相应的防治措施,都不可忽视气候因素对本病的影响。 2 气候因素影响银屑病的机理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机体必然会作出适应性的自我调节,因此其影响是多方面的。风暑湿燥寒,五季各有所主,季节不同,邪气各异;生长化收藏,五脏各有所依,季节变化,正气强弱也随之而变。而当四时气候异常变化时,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则化为六淫时邪,成为一种致病因素,致使机体平衡失调,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种生理活动发生异常反应,出现营卫不和、经络不畅、气血凝滞、肌肤失养等相应的病理改变。然其发病时间和部位,又与素体虚实寒热以及脏腑气血盛衰有关。正如《灵枢·百病始生》 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可见六淫时邪只是本病发生的外在因素,而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和调节能力的强弱。 银屑病发病的气候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冬季型银屑病之所以好发于秋冬寒冷之季,乃因冬为肾脏主令,肾主闭藏,且“卫气出下焦”,气候寒冷时,阳气潜藏,卫表不足,倘若下焦素虚,阳气不振,或遇疲劳过度,耗伤阳气,则更易感邪。冬令主寒,寒性凝滞,寒则气收,寒邪过盛则乘虚而入,积于肌表,导致气血郁积,运行不畅而发病。寒邪引发本病后,其转归有二:其一,遇来年春夏阳气生发之季,正气渐旺,充盈肌肤,气血通畅,抗邪外出,加上适当治疗,至夏季病情易于康复。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所云:“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其二,医者若不明此理,过用苦寒之药伐之,则易使阳气更伤,邪气稽留;日久化热,或恣食辛辣,内外合邪,化燥化毒,损耗营血,致使皮损蔓延,肌肤干燥,遇夏天暑热之季,邪气更昌,病情迁延难愈。故当明辨邪气之源,结合气候变化,调整机体,以趋和平。夏季型银屑病患者,素体多有积热,加之饮食不当或情绪激动等,造成一种热毒炽盛的内环境,得夏令暑热邪气激发,内外合邪,蕴蒸肌肤,使营血燔灼,瘀积成片,且易化燥伤阴,出现干燥脱屑等症。此型病季在夏,病脏在心,病位重在血,证属实热。而冬季型则病季在冬,病脏在肾,病位重在气,证属虚寒。临证中当正本清源,归其所主,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积极预防和治疗,使本病早趋痊愈,避免复发。 3 防治原则及措施 3.1 适应寒暑 自我调节 适应和调节包含两个原则: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2 适时用药 顺应自然 3.3 温肾益气 固表抗邪 3.4 清热凉血 解表散邪夏季型银屑病多表现为血热风燥,当以苦寒清热为主,并视感邪轻重,予以解表发汗,开腠理,散表邪。“有可汗者,四物汤加荆芥、麻黄各五钱,浮萍一两,葱豉煎服,取汗,一切癞癣皆效”(《医学入门》)。此法也适用于冬季型银屑病有表邪或兼热象者,即所谓先驱邪后安里也。《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也指出:“肾主冬...肾若燥,勿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 1 ] 夏廉博.祖国医学与医学气象学[ J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 4 ):43 作者:付宏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文摘:《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