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首页 文献资料 查看内容

银屑病中医证候与辨证规范的研究及进展

2015-4-3 17:07|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264| 评论: 0

摘要: 银屑病中医证候与辨证规范的研究及进展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精华,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临床诊疗中,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 ...
银屑病中医证候与辨证规范的研究及进展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精华,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临床诊疗中,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可见正确的辨证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专题讲述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研究。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研究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人体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去阐明证候在结构、代谢、功能诸方面的物质基础,去寻找和发现对证候的诊断或对不同证候的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微观指标。当前的研究主要以银屑病的三个基本中医证候(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基础。 
一、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相关的研究
  TxB2和6-Keto-PGF1α是一组活血化瘀指标。TXA2具有极强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管收缩作用,测定其降解产物TXB2的含量,则可以客观地估计体内TXA2的产量;PGI2具有强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测定其降解产物6-Keto-PGF1α的含量则可以客观地估计体内PGI2的含量。

  我科对13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的检测,其中血热证71例、血燥证36例、血瘀证25例;正常对照组60例。结果各证型之TxB2均较健康人增高且有非常显著差异,表明各证型均存在“血瘀”的改变;各证型之6-Keto-PGF1α均较健康人增高并有非常显著差异,且三型相互之间6-Keto-PGF1α的含量比较,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有非常显著差异,也正与不同证型的银屑病的血管扩张程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各型辨证中的皮疹颜色的不同:血管扩张越明显,皮疹越红)相符合。

二、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皱微循环相关的研究 
  我科对69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的检测,其中血热证33例、血燥证17例、血瘀证19例;正常对照两组共60例。结果血瘀证甲皱微循环改变最重,其形态、襻周状态及总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二证及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血热证积分值(形态、襻周、总积分)高于血燥证及正常一组,有显著性差异;血燥证积分值与正常组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结果认为甲皱微循环改变与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三、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膜ATP酶活性的关系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正常与否,对血流、血液粘度均有很大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会引起高剪切应力下的全血粘度增加。由于僵硬的红细胞不易改变形状,难以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造成微循环阻力增大或微小血管阻塞。银屑病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增大,说明其变形能力受损,这势必引起全血粘度增加和微循环障碍。

  刘华昌等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膜ATP 酶活性在各分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血瘀型异常较血燥型明显,血燥型异常较血热型明显,这与三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相符的。血热型常是急性进行期患者,病程较短;血瘀型及血燥型常是慢性静止期患者,病程较久。由此可见病程越久,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膜ATP 酶异常的程度就越大,病程越短,异常的程度就越小。本结果提示银屑病患者确具血瘀指征,这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患者不单是采用凉血、养血、活血治则,而是采用凉血活血、养血活血、益气活血治则是一致的。实验结果为本病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指标,有助于本病中医辨证治疗的现代化,做到有针对性地从微观入手治疗该病。

四、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及CD63表达的关系
   血小板活化除可引起血粘度增高、内皮细胞损伤外,还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血小板表面CD63表达可能和血小板与内皮细胞表面的选择素分子结合有关。另有研究报告血小板CD62P分子在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粘附、血小板与单核细胞粘附、白细胞趋化及吞噬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血小板活化可能在银屑病患者血粘度增高、内皮细胞损伤、炎性反应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血小板被活化时,血小板的分泌导致其颗粒膜与质膜或表面连接小管系统膜相融合,颗粒膜蛋白CD62P、CD63等在质膜上表达,成为活化血小板的分子标志物。检测表达活化标志物的血小板数量,可以特异地评价血小板活化程度。

  李冠勇等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对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α-颗粒膜蛋白)及CD63(溶酶体完整膜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银屑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CD63表达量较健康人显著增高(P<0.001);CD62P及CD63表达量:血瘀型>血燥型>血热型;血燥型患者CD62P及CD63表达量显著高于血热型患者(P<0.001);血瘀型患者CD62P及CD63表达量显著高于血燥型患者(P<0.001)。本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CD63表达量明显增高,说明银屑病患者活化血小板明显增多。提示血小板活化可能在银屑病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银屑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CD63表达量血瘀型>血燥型>血热型,说明血小板活化与银屑病血瘀证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五、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TGF-β、TNF的生物活性相关的研究
  TGF-β可诱导正常细胞转化,对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因此对于维持表皮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平衡十分重要。另外,TGF-β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也有抑制作用。有报道在银屑病患者中TGF-β受体结合功能下降,这可能成为银屑病真皮慢性炎症反应和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异常失控的原因之一。TNF-α为一种前炎症因子,且可调节表皮粘连分子的表达。

  彭振辉等对2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清TGF-β和TNF-α含量的检测,其中血热证6例、血燥证7例、血瘀证9例。结果TGF-β的生物活性在三型银屑病中均明显低于标准对照,其程度虽有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此可以说明银屑病患者TGF-β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增殖失控,而此点为三型银屑病所共有。TNF-α的生物活性在三型银屑病中亦均低于标准对照,三型相比,以血热证最强,其OD值与血燥、血瘀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报道提示TN与TG有相互拮抗作用,且作用有明显的时相性。作者认为将银屑病按中医分型(或疾病发展不同时相)加以研究,可能更接近于该疾病病机变化的本质,其中血热证最具TGF、TN的生物活性特征。

六、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的研究
   王香兰等对35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的检测,其中血热证11例,血燥证14例,血瘀证1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结果血瘀型血液粘度(高、低切)、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血热证及血燥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燥证血沉增快,与正常对照、血热证及血瘀证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透射电镜显示表皮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基底层、棘细胞层增生活跃。细胞数目增多,颗粒层变薄,细胞体积增大,核及核仁数目增多,可见核分裂象,棘细胞内张力微丝减少,走向紊乱,细胞间隙增宽,桥粒减少,在增宽的间隙内可见蛋白样沉积物。以上表皮层变化,中医三型之间未见明显区别。但真皮RT层毛细血管的变化,三型有显著的不同。血热证毛细血管管腔变大,管壁变薄,内皮细胞核向管腔突出;血瘀证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管壁迂曲变薄,管腔极度不规则,腔内有蛋白样物质渗出及细胞成分。血燥证毛细血管减少,内皮增生、肿胀,管腔狭窄、增厚,胞核向管腔内突出。这些改变与三型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七、银屑病辨证分型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血浆内皮素(ET)升高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有关,是内皮细胞受损的较可靠标志。

  李冠勇等对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患者组E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血瘀型和血燥型ET水平明显高于血热型(P<0.05);血燥型与血瘀型患者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ET水平血瘀型>血燥型>血热型,说明ET水平增高与银屑病的血瘀证密切相关。血瘀型及血燥型患者的ET水平较高,提示该两型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较重,临床上常呈斑块状,顽固难治,可能与内皮细胞受损有关。

参考文献

  1.邓丙戌,张志礼.银屑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周春蕾,李冠勇,刘华昌,等.银屑病辨证分型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前卫医药杂志.1997;14:186-187
  3.刘华昌,李冠勇,曲伸,等.银屑病中医证侯分型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膜ATP酶活性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10-212
  4.李冠勇,刘华昌,尹格平,等.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及CD63表达的关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7-418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